春意濃,農事興 多地春耕春播有序進行中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5-04-26 15:27:40
A+A- |舉報糾錯

春意濃,農事興 多地春耕春播有序進行中

  春播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東北地區(qū)糧食播種面積占全國糧食面積四分之一以上,這兩天,東北春播全面展開,快速推進。

  在內蒙古達拉特旗侯家營子農場,記者看到春播的玉米地里,一個個大小相等的水球印記正排列在一條條直線上,這些小水球印記底下正是滴灌帶的小孔。

  中化農業(yè)內蒙古區(qū)域工作人員 張永豐:滴灌帶的這個位置兩邊是播的玉米的種子,現在這個距離,基本上就是35厘米左右,以前的播種距離都是在50厘米左右,縮短距離以后灌水量就會減少。這樣的話,可以做到玉米種子正常出苗發(fā)芽,又不浪費水。

  提升玉米單產,還在于精準用肥。春耕期間,農技人員將配肥實驗室搬到了田間地頭,可以檢測氮、磷、鉀、pH值等5項土壤數據,檢測出數據后,“一鍵生成”個性化配比的肥料,而像這樣的一間小屋配肥產能每年達8000余噸。

  東北地區(qū)是世界三大黑土區(qū)之一,吉林省今年實施保護性耕作任務面積4000萬畝。在吉林雙遼,目前已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達215萬畝,秸稈覆蓋還田、少耕免耕等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模式,能夠有效減少土壤風蝕水蝕、增加土壤肥力。

  吉林省雙遼市興隆鎮(zhèn)常熟劉麗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社長經旭海:今年墑情特別好,土壤濕度大,溫度還高,F在種完地,能一次性拿全苗。使用這個免耕機,保護性耕作,秸稈兒也不清理了,產量還上去了。

  眼下,黑龍江墾區(qū)全面開啟春耕。北大荒集團八五五農場迎來了玉米播種關鍵期。當地使用起壟施肥機、鎮(zhèn)壓機、播種機等多臺套現代農機具進行聯合作業(yè),全速提升播種進度。

  黃淮海麥區(qū)多舉措夯實夏糧豐收基礎

  農業(yè)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預計今年冬小麥面積3.4億畝、基本保持穩(wěn)定。目前,全國最大的麥區(qū)——黃淮海麥區(qū)正多措并舉,夯實夏糧豐收基礎。

  河南是我國小麥生產大省,今年小麥播種面積繼續(xù)保持在8500萬畝以上。4月1日以來,全省已經累計抗旱澆灌7869萬畝次,部分地方已經開展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抗旱澆灌,加上4月20日至21日豫南的一些地方出現了中到大雨的降雨過程,旱情得到明顯的緩解。

  河南省農業(yè)農村廳糧食作物處處長 楊亞軍:由于旱情的發(fā)展,小麥的穗蚜已經開始顯現,在抓好這個抗旱澆灌的同時,還要抓好小麥穗蚜和赤霉病的預防工作,努力把病蟲害損失降到最低。

  小麥齊穗揚花期是小麥籽粒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河南安陽滑縣,當地正開展無人機飛防作業(yè),全力抓好180余萬畝小麥的田間管理。今年,滑縣小麥群體較大,田間濕度較高,赤霉病發(fā)生風險等級高,當地提早部署,利用專項資金890多萬元,免費為種植戶開展“一噴三防”作業(yè)。

  河南滑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植保站站長 單俊奇:我們組織了一百余名農技人員,分包鄉(xiāng)鎮(zhèn),按照“主動出擊,見花打藥”的原則,科學指導群眾做好小麥赤霉病預防工作。10天內就可以將全縣小麥噴防一遍,為夏糧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河北省冬小麥種植面積達3300多萬畝。石家莊市16處大中型灌區(qū)春灌計劃引水1.3億立方米,灌溉作物90萬畝。為了應對春灌高峰,石家莊市合理調配水資源,各灌區(qū)根據當前土壤墑情,制定農業(yè)灌溉用水定額和供水計劃。

  安徽今年冬小麥播種面積4342萬畝。為了實現“優(yōu)糧優(yōu)儲”,小麥主產區(qū)鳳臺縣的多個糧庫已經開始著手提升儲糧和加工環(huán)節(jié)的裝備水平。在一家糧食加工企業(yè)的平房倉,記者看到,糧情監(jiān)測系統(tǒng)、智能地籠通風系統(tǒng)等設施,可以將糧食損耗率控制在1%以內,而得益于當地金融機構創(chuàng)新推出的“集群e貸”,企業(yè)今年投資500萬元升級生產線,還新增了視覺識別系統(tǒng)的新型色選機等設備。

  郵儲銀行鳳臺縣支行副行長 童勇:我們通過“集群e貸”產品,2個工作日內可以完成從申請到授信放款的全部工作,并且落地了全省首筆糧食加工產業(yè)專項貸款。

  加快棉花播種 多舉措助力機械化生產

  眼下,隨著天氣轉暖,新疆春耕全面鋪開。從南到北,農戶們忙著搶墑播種,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

  在新疆喀什地區(qū),650萬畝棉花即將完成播種,機械化播種率達100%。廣袤的棉田里,現代化農業(yè)機械正有序作業(yè)。借助北斗衛(wèi)星導航定位技術,無人駕駛的棉花播種機精準完成鋪設地膜、滴灌帶、精量播種等環(huán)節(jié),播種精度和效率較傳統(tǒng)人工大幅提升。為了支持棉花產業(yè)發(fā)展,當地金融機構還結合棉花規(guī)模化、機械化種植特點,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手段,創(chuàng)新推出金融惠農政策,實現線上申請、激活、簽約、放款一站式服務,及時滿足棉農春耕資金需求。

初審:邊關
復審:王大鵬
終審:孫玲姿

相關新聞
下載煙海e家
映像膠東更多
視聽中心更多

煙海e家   簡介:提供新聞資訊、黨務政務、民生服務、身邊互動等服務。

煙臺公交客戶端   簡介:隨時隨地查詢公交運行位置,到點準時來接你,等車不再干著急。

膠東在線版權所有

網站簡介網站地址標識說明廣告服務聯系方式法律聲明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