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膠東在線 > 政法 > 法治建設

煙臺市司法局以案釋法⑨:這些金融犯罪“套路”需警惕

日期:2020-02-24 20:22  來源:膠東在線
字號: 分享到:

  膠東在線2月24日訊(通訊員 于躍)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然而,在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抵抗疫情期間,卻有不法分子假借抗擊疫情實施金融詐騙等犯罪。煙臺市司法局收集梳理了幾類不法分子金融犯罪案例,提醒廣大市民做好風險防范。

  套路一:偽裝公益慈善機構實施金融詐騙

  以捐贈名義實行詐騙是疫情期間被使用較多的套路之一。犯罪分子打著“慈善會”“募捐”等名義,利用人們的同情心進行詐騙。1月27日晚,揭陽市公安機關接到報警稱,一個名為“武漢市慈善會”的公眾號以向武漢新冠肺炎患者捐款的名義實行詐騙,受騙人向公眾號轉賬捐款500元后,發(fā)現(xiàn)所捐款項流入私人賬戶,該公眾號隨后也被注銷。警方接到報警后,于29日在重慶抓獲嫌疑人蔡某。蔡某交代,其假冒“武漢市慈善會”公眾號募捐詐騙一百多宗。

  煙臺市司法局提示:廣大市民在進行愛心捐贈時,要認準正規(guī)捐贈渠道,捐款前需核實對方賬戶名稱與受捐公益組織的名稱是否一致,不參加將資金轉入個人賬戶或要求提供卡號、支付賬號及密碼的募捐行為。正規(guī)募捐均需民政部門登記備案,相關信息可通過“慈善中國”網(wǎng)站查詢(網(wǎng)址:http://cishan.chinanpo.gov.cn)。

  套路二:謊稱火車、飛機、酒店等退改簽補償或旅行團、酒店、快遞退費服務實施電信詐騙

  犯罪分子發(fā)送機票、火車票、酒店、旅行團改簽信息,以“航班、火車、酒店、旅行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已被取消辦理退訂或改簽業(yè)務進行退費、發(fā)放補償為由,誘導用戶點擊虛假退票鏈接地址、撥打虛假客服電話,在電話中準確地說出受害人身份信息、航班信息等,要求受害人提供銀行卡賬號號、密碼及手機驗證碼等敏感信息,進而盜取受害者銀行卡內(nèi)全部余額。

  煙臺市司法局提示:收到陌生短信和電話要慎重,切莫隨意點擊短信中的鏈接,可先登錄相對應航空公司、火車票銷售及酒店、旅行社官方網(wǎng)站或撥打官方電話進行信息核實。實際上,為了防控疫情傳播,盡可能減少人員流動,鐵路、民航等交通部門和部分酒店、旅行社早就推出了免費退票、退費、退訂等政策。如接到陌生電話通知退票、改簽、退訂事宜,切記不要通過電話透露銀行卡密碼、驗證碼。若陌生人以辦理“退改簽”為由提出轉賬要求,應先予以拒絕,待核實清楚后再做答復。

  套路三:冒充學校、醫(yī)療機構等謊稱異地家屬感染肺炎疫情等方式進行電信網(wǎng)絡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學校、醫(yī)療機構、公安機關或某公司工作人員等,以受害人孩子或某親屬突然發(fā)高燒,已被隔離醫(yī)治為由,或可以為受害人購買酒精、消毒液、口罩等防護物資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銀行卡信息,并匯繳“住院費”“物資費”等款項,騙取受害人錢財。

  煙臺市司法局提示:醫(y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不會通過電話或短信要求提供銀行卡號、支付賬戶、付款碼等信息,更不會索要錢款。購買防疫用品應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切勿輕信個人的兜售行為。在無法確信能夠收到所購物品前,切勿將貨款直接轉入賣方個人賬戶。

  綜上,煙臺市司法局再次提醒廣大市民:一是在涉及銀行卡轉賬、匯款操作時要提高警惕,安全用卡。切勿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使用不明來源的無線網(wǎng)絡,謹防個人重要信息遭到竊取。二是要注重保護個人敏感金融信息,不向他人透露個人信息、銀行卡密碼、驗證碼等。三是謹慎進行線上私人交易,保障賬戶資金安全。最重要的是,當你發(fā)現(xiàn)身邊有涉嫌借助疫情的金融詐騙、電信詐騙行為或者其他犯罪線索的,請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案。

  (市政府法律顧問:楊希勇)

初審:張婕
復審:石一鳴
終審:孫玲姿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中國長安網(wǎng)|山東長安網(wǎng)|濟南長安網(wǎng)|青島長安網(wǎng)|淄博長安網(wǎng)|棗莊長安網(wǎng)|東營長安網(wǎng)|濰坊長安網(wǎng)|濟寧長安網(wǎng)|泰安長安網(wǎng)|威海長安網(wǎng)|日照長安網(wǎng)|臨沂長安網(wǎng)|德州長安網(wǎng)|聊城長安網(wǎng)|濱州長安網(wǎng)|菏澤長安網(wǎng)
主辦協(xié)辦
主辦:中共煙臺市委政法委員會
協(xié)辦:膠東在線
新聞熱線:0535-6785690
膠東在線版權所有

網(wǎng)站簡介網(wǎng)站地址標識說明廣告服務聯(lián)系方式法律聲明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