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明:
(1)“地坪區(qū)域”是指橫向以鐵水、鋼水、液渣(以下簡稱“熔融金屬”,冶金企業(yè)下同)吊運跨兩側立柱靠近熔融金屬吊運側的立柱邊線為界,縱向以吊運跨兩側圍墻為界的車間內零米地面區(qū)域。其中,橫向是指吊運熔融金屬起重機的小車運行方向;縱向是指吊運熔融金屬起重機的大車運行方向(圖4-1)。
“車間內零米地面區(qū)域”不包括架空層平臺正下方被遮擋的區(qū)域,如轉爐爐下鋼水罐車、渣罐車行走區(qū)域。
(2)“操作室”包括控制室、檢驗室、化驗室(冶金企業(yè)下同)。
2.判定情形:
(1)煉鋼廠、鐵合金廠的會議室、活動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更衣室(含澡堂),設置在熔融金屬吊運行走區(qū)域的正下方地坪區(qū)域。
注:“正下方地坪區(qū)域”是指橫向以吊運跨兩側立柱靠近熔融金屬吊運側的立柱邊線為界,縱向以吊運跨最兩端的鐵水、鋼水、液渣吊運工藝極限邊界為界的車間地坪區(qū)域(圖4-2)。
“吊運工藝極限邊界”是指因生產工藝需要,鐵水罐、鋼水罐、液渣罐(包、盆)位于兌裝位、倒罐位、鋼包回轉臺、澆鑄位或者地面軌道極限起吊點時,吊運跨縱向靠近最兩端方向的罐(包、盆)外壁到達的垂直邊界位置(冶金企業(yè)下同)。
煉鋼連鑄的鑄余渣罐(包、盆)位于起吊點時的外壁不視為熔融金屬吊運工藝極限邊界。
(2)煉鋼廠、鐵合金廠的會議室、活動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更衣室(含澡堂),設置在熔融金屬吊運跨距離吊運工藝極限邊界50米以內的地坪區(qū)域(縱向兩端方向,圖4-3)。
(3)煉鋼廠位于車間架空層平臺的轉爐操作室,其面向鐵水吊運側未采用實體墻完全封閉。
注:“實體墻”是指磚墻、混凝土墻或者采用耐火材料砌(澆)筑的墻體(冶金企業(yè)下同);“未采用實體墻完全封閉”是指操作室面向熔融金屬吊運側的出入門、觀察窗未采用實體墻完全封閉(冶金企業(yè)下同)。
(4)煉鋼廠架空層平臺的AOD爐、VD爐、VOD爐的操作室,其面向鐵水、鋼水吊運側未采用實體墻完全封閉的外墻,在鐵水罐、鋼水罐吊運跨靠近熔融金屬吊運側的立柱邊線以內。
(5)煉鋼廠連鑄流程采用鋼水罐水平連澆車或者鋼包回轉臺單跨布置的連鑄平臺操作室,其面向鋼水、液渣吊運側未采用實體墻完全封閉的外墻,在連鑄平臺靠近熔融金屬吊運側的立柱邊線以內。
注:面向鋼水、液渣吊運側包括正對連鑄跨和面向鋼水罐行走路線兩個方向。
(6)煉鋼廠鋼水罐冷(熱)修工位、鐵水罐冷修工位設置在鐵水、鋼水、液渣吊運行走區(qū)域的正下方地坪區(qū)域內,或者設置在吊運跨縱向最兩端時,未滿足安全防護要求。
注:“安全防護要求”是指鋼水罐冷(熱)修工位、鐵水罐冷修工位的罐體外壁(靠近罐體吊運工藝極限邊界一側),與熔融金屬吊運工藝極限邊界間距大于等于15米;鋼水罐熱修工位靠近熔融金屬吊運側還需設置高度大于等于2米,寬度超出熱修操作工位1米以上的實體墻(圖4-4);實體墻與吊運工藝極限邊界的距離應大于等于1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