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翔:萊州市農之道甘薯農場主

來源:膠東在線  2024-05-13 10:07:00
A+A- |舉報糾錯

  吳翔,萊州市三山島街道永盛埠村人,現為萊州市農之道甘薯農場主。他熱愛土地,放下的面子,俯下的身子,腳踏實地的經營著自己的甘薯事業(yè),是當地一名口口相傳的優(yōu)秀青年。

  2015年吳翔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開始接觸紅薯,抱著賺一點小錢的心態(tài)做起了紅薯販賣,從零售到批發(fā)一點一滴的去做,兩年的努力讓自己有了一些積累,當時貨源大部分是廣東,河南,河北地區(qū)的,品種主要是煙臺農科院培育的煙薯25號烤食品種,一個煙臺自己培育的品種在本地確沒有發(fā)展起來,在煙臺本地根本沒有貨源,這一個問題成為他的一個心病,所以想方設法要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利用這兩年在紅薯圈里的人脈關系,終于搞清楚了很多客商因為煙臺特殊的海洋性氣候,口感,甜度都要比別的產地好,非常喜歡煙臺本地的煙薯,只是沒有規(guī);N植,所以就不愿意來收購,本地老百姓由于沒有收購商所以也不敢種,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其它地區(qū)由于規(guī)模性的種植,不管是管理技術還是專用機械物資都非常成熟了,作為在這個行業(yè)的一個煙臺人他想是不是應該做點什么了?

  2017年,吳翔決定開始發(fā)展紅薯種植事業(yè),承包了150畝地種植紅薯,由于缺乏經驗,管理不當,地下害蟲泛濫,造成地瓜產量低,再加上沒有專業(yè)的機械設備,找了好多收紅薯的客商,都不愿意要。到最后以低于成本每斤好幾毛的價格才賣掉,第一年就栽了大跟頭!150畝的紅薯幾乎顆粒無收!兩年的積蓄打了水漂!      

  2018年吳翔以不服輸的干勁又增加了50畝,面積達到了200畝。投入也不是小數目,把能借到的親戚朋友都借了一遍,最后沒有辦法又從銀行貸款20萬,這一年收成非常好,根據自己對市場的預估決定全部入窖坐等漲價,天不隨人愿入窖后出現大面積腐爛的情況,700多噸的紅薯幾乎全部爛掉了,接連的兩年失敗真能把人的心智打到崩潰!

  2019年,吳翔沒有被擊倒而是越挫越勇,繼續(xù)種植了200畝紅薯,產量收成都不錯,也全部入窖了,可偏偏在年底出現了疫情,導致紅薯又出現滯銷。由于存儲時間過長,紅薯幾乎全部壞掉了。

  2020年在種植之前他先后去了河南,河北,安徽,等紅薯的產區(qū)和有經驗的種植戶和學習種植,管理,儲存的經驗,同年3月份,他賣掉了自己的婚房,帶著妻子、女兒,在萊州租了一間民房居住。有了一部分啟動資金后,在承包的土地上繼續(xù)種植紅薯,總結上年的經驗教訓,對紅薯的種植管理,各個節(jié)點嚴格把控,在種紅薯的整個150天的生長期幾乎每天都待在地里摸爬滾打,潛心研究紅薯生長的習性,從苗期的澆水扎根,到不定根轉化為塊根,控旺,施肥,每一個節(jié)點都用筆記錄下來,9月份進入紅薯的收貨季節(jié),功夫不負有心人,滿滿一地紅通通的紅薯,讓他喜出望外,興奮至極。收獲完紅薯,進入銷售期,他注冊的抖音和快手號,通過線上渠道,憑著紅薯的品質,口感,甜度,收獲了很多客戶,紅薯也陸陸續(xù)續(xù)的被客戶消化出去。

  2021年吳翔繼續(xù)擴大規(guī)模,在原有200畝的基礎上,土地面積擴大到了350畝,陸續(xù)購置了拖拉機,旋耕機,起壟機,撒糞車,裝載機跟叉車等10余臺現代農業(yè)生產設備,實現了專業(yè)機械化作業(yè),生產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隨著面積的擴大,需要的勞動力越來越多,吳翔帶動附近的很多閑置勞動力,拉動了當地的很多閑置村民,并帶動附近農戶種植紅薯100余畝,共同增產增收,當年達到了平均畝收益2000多元。24年吳翔的紅薯種植面積達到了800畝,帶動附近農戶種植面積300余畝,憑借網絡的宣傳,吳翔的紅薯銷往了全國各地,同時他也注冊了自己的農業(yè)公司,萊州農之道農業(yè)有限公司,并注冊了自己的品牌,瓜娃蜜薯®。

  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吳翔說道,并不是我選擇了農業(yè),是農業(yè)收留了我,包容了我的平庸和普通,給我尊嚴和價值。我們可以不知農,不識農,但所有的人不要輕農。農業(yè)是國之根本。無農不穩(wěn),無商不富,我們世世輩輩都是農民,我愿意腳踏實地的把農業(yè)做好。(實習編輯 劉昊)

初審:張明超
復審:王大鵬
終審:孫玲姿

相關新聞
下載煙海e家

映像膠東更多
視聽中心更多

煙海e家   簡介:提供新聞資訊、黨務政務、民生服務、身邊互動等服務。

煙臺公交客戶端   簡介:隨時隨地查詢公交運行位置,到點準時來接你,等車不再干著急。

膠東在線版權所有

網站簡介網站地址標識說明廣告服務聯系方式法律聲明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